吴晓东 | ​愚公移山故事“夸蛾氏”考 | 论文 发布日期:2021-10-18   作者:吴晓东   点击数:1482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学会  

   【摘要】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起源于太行、王屋一带山区,但当地的文本不应当有故事末尾夸蛾氏二子移山的情节,因为山依然在那里。《列子》收录的愚公移山文本并不是起源地的文本,而是非起源地的异文,因脱离了语境,便加入了夸蛾氏二子移山的情节。“夸蛾氏”与“夸父”“二郎”有关,中原一带依然有“二郎担山”的神话故事。文中的“操蛇之神”当指夸蛾氏。

 
  【关键词】愚公移山;夸蛾氏;二郎神;夸父逐日
 
  愚公移山这则故事最早见于《列子》,原文是这样的:
 
  太形(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x形(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位年已九十的老人,由于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了他的家门,出入不便,他便召集家人商议挖山开路。他说:“我与你们尽力平去挡住去路的险峻,直接通到豫南、汉阴,如何?”他的妻子说他年事已高,连小土丘都奈何不得,怎么可能奈何得了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挖出的土又放哪里?大家说,就放海里面吧。于是愚公带领三个人开山挖土,把挖出的土挑去大海倒掉,邻居的一个小孩也来帮助他们,从冬天到夏天,才往返一次。河曲的智者老人笑着制止他们说他们太愚蠢,成功不了的。愚公却回答说,山是不再长高了的,我死了还有孩子,孩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总有一天能平掉。一位操蛇大神听说了这事,便汇报给天帝,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便让夸蛾氏的两个孩子把太行、王屋搬走了,一座放在东北边,一座放在雍州之南。
 
  前人对《愚公移山》已经做过不少的探讨,有的论文讨论了故事的来源问题,范子烨在《“愚公移山”移自哪里?》认为愚公移山故事与佛经《佛说力士移山经》中的情节有相似之处,当来源于此,并认为《列子》是一部伪书,成书在佛教传入中土之后很晚的晋代,不是先秦文献。《佛说力士移山经》确实有较为相似的情节,说有五百大力士想搬走挡路的大山,没有成功,后来释迦世尊帮他们把山挪走了。如果说愚公移山来自这一域外故事,并演变成《列子》中的那个版本,那民间当有一些演变的过渡文本,但目前找不到这样的过渡。龚维英《“愚公移山”本事溯源》认为愚公移山的故事源自于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禹与愚同音。虽说这将起源点放在本土,但大禹治水与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相差还是比较大,而且在民间有的文本故事主角不叫愚公。
 
  金荣华在《愚公移山山还在——〈列子·愚公移山〉原型试探》中认为,《愚公移山》是一则在河南济源地区流传的《愚公盘山》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的文本。《列子》在记载愚公移山故事的一开始就说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在故事的末尾又说,天帝被愚公的事迹感动,派夸蛾氏二子把山搬走了。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夸蛾氏二子已经把山搬走了,为什么现在山还在那里?太行、王屋依然在晋南豫北。这怎么解释呢?这说明《列子》收录的故事不是当地的故事,而是离起源地有一些距离的变异文本。列子本名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人,所在地为今之郑州,如果《列子》真的是列御寇所写,那么从地理上说,太行、王屋一带离这一区域不远不近,故事很容易流传到这里。但王屋、太行又不在当地,可以脱离语境地说山已经被夸蛾氏二子搬走了,“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即一座放在原来所在地的东北,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真正的起源地就不一样了,是不会流传这样的故事的,在那里人们只流传愚公盘山的故事,“盘”在当地是挖、劈开的意思,愚公盘山即愚公挖山,愚公劈开山,也就是要把山劈开一条道来,并非要把整座山搬走。金荣华在河南济源王屋山一带采录了一则当地的愚公盘山的传说:
 
  在济源县西北的王屋山下,有一个小村庄,村里有一个老汉,人们都叫他老愚公。村里没有水,吃水得翻过王屋山梁,到几十里外的一个村子去挑。老愚公眼见村里人吃水这么难,心里总不是个滋味。一天,他登上王屋山,听到对面山沟里的小河发出哗哗的流水声,心想,要是能在王屋山上辟开一条路,村里人去小河里担水,就可以少跑十几里路。他回家后把这个主意和家人一说,全家都愿意一起去盘山(原注:盘山,济源方言,意即劈山)。没有多久,村里的人都来帮忙,盘山的人愈来愈多了。
 
  王屋山那边的财主老头号称“智叟”,知道了这件事,专程跑来对愚公说:“这么高大的王屋山,凭你们这几个人就想劈开?再说,愚公,你年纪都快八十了,还会活几天,能劈开王屋山?”愚公回答说:“这王屋山虽高,却不会再长高了,我死了以后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再高的山也经不住俺子子孙孙不停地盘。再说还有村里人一起干,为啥盘不开呢?”
 
  就这样老愚公和村里人一起,整天不停的挖呀挖呀,眼看高高的王屋山就要被打通了,老愚公一锄头用力刨下去,忽然咕嘟嘟从地下窜出了一股泉水。老愚公和村里人喜欢得眉开眼笑,小孩子们撵着泉水又蹦又跳。
 
  后来,人们一提起老愚公盘山的故事,总要领着子孙到王屋山下,去看看那个当年被愚公劈开的壑口。本来连在一起的雄伟的王屋山梁,中间真像被拦腰截断了一样,至今还留下了那个南北足有百十丈宽的巨大山口子呢!
 
  这则故事被当地讲述者命名为《愚公盘山》,强调的只是盘山,目的是要挖出一条通道来,并不是要把山移走,这则故事的结尾也没有神祇将山移走的情节,这是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因当地的山还在。不过,目前当地人有的讲述也会有移山的情节,这可能是受到《列子》移山情节的影响,毕竟《列子》的影响十分深远。
 
  我们说《列子》所记载的《愚公移山》故事当以太行、王屋一带的愚公盘山故事为更原始的样貌,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太行山区这一带还流传有愚公盘山所表达的类似精神的神话故事,即精卫填海。精卫填海的故事出自《山海经》,说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溺亡,因此衔西山的木枝和石头去填东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精卫的力量与愚公的力量很相似,都是弱者,而大海与大山都是难以撼动的,是困难的象征。愚公从山里挖出的土,是挑到海边填到海里的,这与精卫填海也极为相似。无论是愚公挖山还是精卫填海,都是为了说明用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来完成一种难以达到的目的。
 
  与愚公盘山故事一样,精卫填海也是流传在太行地区。发鸠之山又名发苞山、鹿谷山,位于山西省长子县城西,长子县南边,有浊漳河。在《山海经》里,记载精卫填海故事之后,又有一段能提供地理位置的文字:“又东北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清漳之水出焉,东流于浊漳之水。又东北二百里,曰锡山,其上多玉,其下有砥。牛首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滏水。”目前漳水依然存在,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之间,有清漳与浊漳两个源头。浊漳河因流经山西黄土地区,水色浑浊。浊漳河与清漳河在河北省的合漳村汇流,开始称为漳河。精卫填海神话流传于清漳、浊漳一带,区域比较确定。连经中提及的滏水,目前也有对应的河流,即源于河北磁县西北石鼓山的滏阳河。在同一区域,同一主题思想的故事,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杨德忠、邵卯仙、荣国庆、杨永芳等人的《愚公移山与阳城民俗研究》通过愚公移山故事与阳城民俗对比研究,揭示阳城特有的地域民俗思想与愚公移山故事精神内涵相似,认为这是愚公盘山故事传承的基本条件。愚公的这种精神,在精卫身上同样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再看看后来这一区域的红旗渠建设,同样说明了这一区域具备愚公盘山故事里所体现的精神气质,是产生这一类型故事的基础。
 
  既然愚公盘山的故事流传到了平原地区,又因为平原地区没有山而衍生出搬山的情节来,那么搬山的情节来自哪里?这些地方流传有什么搬山的故事吗?在中原一带,流传有称为《二郎担山压太阳》或《二郎担山撵太阳》的神话故事。这一神话大致说的是:远古时期,天上有十个太阳,他们同时出来,晒得地上禾苗枯死,民不聊生。二郎神决定为民除害,便挑起两座山去追太阳,追上一个就用山压住一个,一直压到只剩下最后一个,老百姓觉得留下一个好,二郎神才决定将它留下。这位二郎神不仅是担山,他还劈山,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大致是说二郎神的母亲是玉帝的妹妹,她违反天条私自下嫁到人间,并生下二郎。玉帝非常生气,就把妹妹压在了桃山之下。二郎在人间长大,但具有神仙血统,力大无穷,并得到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传授武艺,他得到三尖两刃刀后,跑去桃山将山劈开,救出母亲。可惜母亲在被救出之后,又被十个太阳晒死了,于是二郎担山压了九个太阳,只剩下一个逃走了。二郎继续追日,等赶到西海的时候他过不了汪洋大海,于是把刀变大,挑起两座大山来当过海的垫脚。龙王的公主拦住了二郎,最后一个太阳才没有被压死。后来二郎与公主结了亲。在目前搜集到的神话当中,能把山挑走的,只有这位二郎神了。那么,愚公移山中的夸蛾氏或夸蛾氏二子是否就是二郎呢?或者说,夸蛾氏二子移山的情节是否嫁接了二郎担山的情节呢?下文试做一些分析。
 
  关于夸蛾是谁的问题,有学者做过探讨。王克家《〈愚公移山〉中“夸蛾氏”为“巨蚁神”补证》认为,“夸蛾”即“夸蟻”,就是大蚂蚁。从音韵学上说,这一语音变异可以成立,但为什么把王屋、太行这样的大山,要交给蚂蚁来搬呢?虽然“夸”可以解释为大,但再大的蚂蚁,相对人来说也是小的。所以,将夸蛾解释为巨蚁,还是难以让人接受。那夸蛾到底指什么?
 
  先来分析“夸”与“蛾”的语音演变关系。“夸”与“蛾”目前读音差距比较大,但两者确实同语源,通过分析“呙”字我们便可知道。“呙”是个多音字,可读wai、he、wo、wa、gua、guo等六个音,说明这六个音是同源的。其中wo与gua便可将“夸”“蛾”两者联系起来。“蛾”以“我”为声旁,读wo,与“呙”的读音之一wo相同。“楇”以“呙”为声旁,读guo与kua,那么这个kua的读音从哪里来?在“呙”的那六个读音中有一个gua,就是从gua演变为kua的,从“絓”既可读gua又可读kua,就可知道gua到kua的演变。由此我们也可得出结论,“kua夸”“wo蛾”是同源的。汉语有一个特点,以前以单音节词为主,后来以双音节词为主,其中很多双音节词都是由同源的两个音组合而成,比如蜥蜴,蜥即蜴,从“羲xi”以“義yi”为声旁便可看出yi与xi的转换。“夸蛾”应该也是这样的一个词,“夸”与“蛾”是两个词义相等的单音节词,它们同源,正因为词义等同,后来就合起来成为一个双音节词,意思还是一样。
 
  那么“夸蛾”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能从字面来分析,而应该从语音入手。“呙”的系列读音与日月有关,女娲与“呙”的读音有关,女娲在汉画像里大多与月亮相伴,她的神格可确定为月亮神,可见“呙”的语音具有月亮的意思。我们也能找到“呙”的读音与太阳有关的证据:“呙”又可读he,即太阳神羲和的“和”,日本被视为太阳初升的地方,所以中国称之为日本,也称日本人为大和(he)、倭(wo),所以“呙”的语音又与太阳有关。之所以“呙”既是太阳又是月亮,是因为古人一开始日月名称不分,都视为天的眼睛,都称为“眼”。“夸蛾”的读音既然都在“呙”的读音体系之中,那么它也当与日月有关。在这基础上,我们再来看二郎担山压/撵太阳故事中的二郎名称。
 
  关于二郎神的来源,学者们有多种观点,比如李冰之子二郎,隋朝时的赵昱,南北朝时氐族的英雄人物杨难当,等等。其实,二郎神是一位道教神,“二郎”名称的由来,当与日月有关,在此体现为与“夸蛾”的“蛾”有关。“二”与“蛾”不仅在普通话里音近,“二”的上古音构拟为[njis],而“日”的上古音构拟为[njiɡ],十分接近。目前,湖南常德一带的方言把“日”念er(二),“日子”读成er zi,所以说二郎神原本具有太阳神格,可见“二郎”名称与“夸蛾”其实是同源的。
 
  既然二郎神的“二”对应“夸蛾”的“蛾”,那么“夸蛾”的“夸”是否也有对应的日月神话人物呢?是有的,即“夸父”,“父”是对成年男子的称呼。二郎是担山压/撵太阳,夸父则是逐日。夸父逐日神话最早出现在《山海经》,有两处,如下: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大荒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海外北经》)
 
  上文从语音上证明了“夸”“二”都与太阳有关,既然夸父、二郎神原本就是太阳神,那为什么他们后来又演变成追日或担山压太阳的英雄了呢?这与后羿射日一样,后羿原本也是太阳神,后来也演变成了太阳的对立面,笔者在《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与夸父逐日:闰月补天的神话呈现》一文中论证了夸父逐日神话、后羿射日神话以及二郎担山压/撵太阳神话都与女娲补天神话具有共同的来源,都是历法上“闰月补天”行为的神话体现。具体来说,是从“正日”一词的误会发展而来的,原本是补正天数的“正日”讹误为“征日”,“征”具有远行的含义。比如长征、远征,于是“征日”演化为夸父、二郎的“逐日”“撵太阳”,这便是夸父逐日神话与二郎担山撵太阳神话的来源。“征”又具有“征伐”的意思,所以又演变为射日、压日。后羿的“羿”因为与“射”同音,目前都可读yi,所以后羿成了善射之人,他的征日自然表现为射日。而二郎担山压太阳的“压”,也是因“射”而来:“压ya”是“射”的音变,“射”有三个读音:yi、ye、she。具体来说,ya(压)是由ye变过来的,长沙目前依然把“爷”读ya。所以说,压日与射日两种行为具有语音演变关系。至于为什么是女娲来补天、后羿来射日,以及夸父来追日、二郎来压日,都是因为这些原本具有日月神格的神祇同时又成了掌管历法的神人,得由他们来补齐天数(补天),得由他们来正日(修正日子)。关于夸蛾与夸父、二郎神的关系,可图示如下: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夸蛾与中原地区流传的夸父、二郎神有关,或者说是两者的合称。不仅在语音具有对应性,故事情节也可以对应,即夸蛾氏二子搬山对应二郎担山。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愚公移山》里是说“夸蛾氏二子”搬山,并非直接说夸蛾氏搬山。但笔者认为其意义是等同的,只有夸蛾氏具有搬山的能力或故事背景,这里才能衍生出夸蛾氏二子搬山的情节。另外,“二子”可解释为两个孩子或第二个孩子,如果是后者,此处的“二子”正好与“二郎”吻合。神话故事的名称经常会分化,所以我们说“二郎”既可直接解释为夸蛾氏的“蛾”,也可解释为夸蛾氏二子的“二”。
 
  天帝让夸蛾氏二子移走太行、王屋二山,是因为“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关于这一句怎么解释,也是学者们争论的重点,学者们一般都将“操蛇之神”解释为山神,“惧其不已也”解释为山神怕愚公不停地挖下去,从而威胁到他的居所,便将此事告诉了天帝。如果按那样的逻辑,操蛇之神告诉天帝,便是为了让天神阻止愚公挖山,结果天帝却让夸蛾氏二子把山搬走了,同样将山神的居所毁了,这且不是与操蛇之神的意愿相违背了吗?为此,《〈愚公移山〉中“惧其不已也”一解》的作者认为,“惧其不已也”是担心愚公不能完成挖山的重任,于是告诉了天帝,目的是求助于天帝,天帝才派夸蛾氏二子把山搬走了。这样解释在逻辑上要顺一些。
 
  如果是这样,那么“操蛇之神”是谁呢?这里只是描述了神操蛇的形象,至于这位神是什么性质的神,仅仅从这一描述还不好判断,不能武断地说这就是太行、王屋的山神。在古文献《山海经》里,类似操蛇的描写很多,比如《大荒北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樻,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鳯,又有神衘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强良。”《中山经》云:“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鸟。”可见,操蛇的形象在古文献描写的神祇中比较普遍,而且这些神都不是山神,仅从操蛇二字很难判断神的属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追日的夸父也是操蛇的形象,《海外西经》云:“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袁珂在注释这一条目时说:“博父国当即夸父国,此处博父亦当作夸父,《淮南子·墜形篇》云:‘夸父耽耳在其北’即谓是也。下文既有‘一曰博父’,则此处不当复作博父亦已明矣。”那么,愚公移山里的操蛇之神很可能就是夸父。上文已经证明夸父就是夸蛾,我们便可以这样认为:夸蛾听说了愚公在盘山,他担心愚公难以完成此任务,就把此事告诉了天帝,天帝便让夸蛾的两个孩子(或第二个孩子)把山给搬走了。这样解释,就更为顺畅。
 
  由以上分析可以推测,在太行、王屋一带原来存在愚公盘山的故事,这个故事流传到平原地区之后,便添加了夸蛾氏二子移山的情节。“夸蛾”这个名称与“夸父”“二郎”有关联,夸父与二郎的神话内容主要保留的是逐日和压日,不过二郎神话也保留了担山的情节,《列子》愚公移山故事末尾夸蛾氏二子移山的情节很可能就是来自二郎担山。
 
  原文发表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注释及参考文献已略去。
 
  作者简介
 
  吴晓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神话学。已出版的代表性著作有《<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神话、故事与仪式:排烧苗寨调查》《苗族图腾与神话》《苗族祭仪“送猪”神辞》《绿色梦幻:西部生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