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娟 郭婉莹 | 清代滇南文人沙琛著述考述| 论文 发布日期:2023-12-08   点击数:723  

杨学娟 郭婉莹 | 清代滇南文人沙琛著述考述| 论文

摘要:沙琛是乾嘉时期较有影响的滇南作家,有《点苍山人诗集》《点苍山人诗钞》《沙雪湖先生诗稿》等著述传世。经考,《点苍山人诗集》共二卷,收诗303首,嘉庆十一年刻,为沙琛诗文首次汇编刊刻,现藏云南省图书馆。《点苍山人诗钞》为增补《诗集》而成,收诗1340首,有六卷本与八卷本两种:内蒙古图书馆藏六卷本,嘉庆二十三年刻;云南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藏八卷本,嘉庆二十三年刻,道光二年增修。民国四年,王廷治以道光二年增修本为底本,增修出版铅印本,《云南丛书》收录此书时汇合诸家,成为后世通行本。《沙雪湖先生诗稿》为沙琛手稿本,收诗121 首,现藏云南省图书馆,其中多首诗不见于刻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沙琛云南;清代文学

沙琛(1759—1822),字献如,号雪湖,自号点苍山人,云南太和县(今云南大理)人,与昆明钱南园、晋宁刘寄庵、赵州师荔扉、洱源王乐山等人并称“滇中人才”。20世纪80年代起,有学者开始研究沙琛及其著作,张迎胜、白崇人、李群庆等学者主要研究了沙琛的生平、思想以及诗歌内容等。笔者不揣浅陋,对沙琛传世著述的文献著录、版本、主要内容予以考述,以求教于方家。

《点苍山人诗集》

关于《点苍山人诗集》,《清史稿艺文志拾遗》[1](1837)《中国古籍善本书目》[2](1232)《清人别集总目》[3](1057)《中国古籍总目》[4](1714)皆有著录。

(一)《点苍山人诗集》的版本

《点苍山人诗集》,二卷,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刻本,现藏于云南省图书馆(以下简称“云图”)。是书共二册,每卷一册。开本高32.5厘米,宽18厘米,版高24厘米,版宽14.7厘米,四周双边,黑口,半页10行,行21字,单、黑鱼尾。卷首有两篇序文,版式与正文略有差异。第一篇序文为嘉庆九年(1804年)三月桐城姚鼐所作(简称“姚序”)。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著有《惜抱轩文集》等。该序文四周双边,黑口,每半页6 行,行12字,无行线,单、黑鱼尾,共3页。序文首页钤有“云南省图书馆珍藏印”“李根源印”“昆华图书馆印”朱文方印,“安乐长生”朱白方印(“安乐”为白文,“长生”为朱文)。“李根源印”为李根源所有。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又字雪生、养溪,别署高黎贡山人,云南腾冲人,著有《景邃堂题跋》等。“昆华图书馆印”为云南省图书馆所有,因为昆华图书馆为其前身。尾页镌刻“姚鼐之印”阴文方印和“姬传”阳文方印,并钤有“一肚皮不合时宜”“龚万清印”白文方印,“低头愧野人”“源远”朱文方印和“怀佳人兮不能忘”朱文圆印。第二篇序文为嘉庆十一年(1806 年)潘瑛所作(简称“潘序”)。潘瑛,字兰如,别号十四洞天山人,安徽怀宁人,著有《晋希堂诗集》等。该序文除版心为白口外,版式与正文一致,共2页。该序尾页镌刻有“潘瑛之印”阴文方印与“兰如”阳文方印。

正文首页首行上题“点苍山人诗集卷一”,次行下题“太和沙琛献如”,下方钤有“明月清风”朱文方印。卷一共计33页,卷一尾页钤有“平安书”“低头愧野人”“源远”朱文方印,“安乐长生”朱白方印,“怀佳人兮不能忘”朱文圆印,“一肚皮不合时宜”“龚万清印”白文方印。卷二共计30页,其中,在第29页上方钤有“低头愧野人”朱文方印与“一肚皮不合时宜”白文方印。卷尾钤有“葛万清印”白文方印,“怀佳人兮不能忘”朱文圆印,“安乐长生”朱白方印和两枚“说古堂记”朱文方印。

据该本藏印可知,云图藏《点苍山人诗集》先后由李根源、说古堂、昆华图书馆辗转收藏。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藏本与云图藏本为同一版本。此外,中科院亦藏有《点苍山人诗集》,惜未能目验。

(二)《点苍山人诗集》的内容

《点苍山人诗集》共二卷,收录沙琛自乾隆六十年(1795年)至嘉庆八年(1803年)的诗作,共计 303首。卷首收录姚序与潘序,姚序称其诗“幽洁之思、隽妙之语峰起叠出”[5](426)。潘序则先概括沙琛政绩,并对其诗作出高明而恰切的评价:“其间论古怀人、感时纪事诸作,崇论宏议,远见卓识,缠绵悱恻之思,温柔敦厚之旨,使读者肃然而起,悄然而悲”[5](428)。卷一收录沙琛自乾隆六十年(1795 年)至嘉庆五年(1800年)的作品,共计169首诗,包括五言诗75首,七言诗94首。卷二收录沙琛自嘉庆五年(1800年)至嘉庆八年(1803年)的作品,共计134首诗,包括五言诗61首,六言诗4首,七言诗69首。《点苍山人诗集》正文按作品产生前后顺序编排,并在每卷首标明本卷所收诗歌的创作时间。

二、《点苍山人诗钞》

关于《点苍山人诗钞》,《清史稿艺文志拾遗》[1](1837)《清人别集总目》[3](1057)《中国古籍总目》[4](1714)《贩书偶记》[6](402)《云南地方文献概说》[7](321~322)《明清滇人著述书目》[8](90~91)《中国丛书综录》[9](1471)皆有著录。内蒙古图书馆藏有六卷本《点苍山人诗钞》,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刻,未有相关著录。

(一)《点苍山人诗钞》的版本

《点苍山人诗钞》世所传本有六卷本、八卷本。各家或析为二册,或析为四册,亦有六册者。其中,《点苍山人诗钞》六卷本为内蒙古图书馆(以下简称“内图”)藏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刻本,八卷本有道光二年(1822年)增修本、民国四年铅印本与民国四年《云南丛书》刊本。

1.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刻本,内图藏。该本六卷四册,第一册为卷一、卷二,第二册为卷三,第三册为卷四、卷五,第四册为卷六。每册封面贴有书签,题“点苍山人诗钞”。首页右下角皆钤有“内蒙古图书馆藏书”朱文印(右汉文、左蒙古文),前三册首页在馆藏印下亦钤有一枚“魏祁荫印” 白文印。“魏祁荫印”所属情况不详。第二册封面上用毛笔题写卷三前14个诗题名,可能是为方便查找。是书版高18厘米,版宽12.5厘米,四周双边,黑口,半页10行,行21字,单、黑鱼尾。版心镌有书名、卷数与页码,每卷分标页码。卷首有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六月沙琛自序,自序首页题“点苍山人集叙卷一”,版心镌有“点苍山人诗钞卷一”。卷一首页上题“点苍山人诗钞卷一”,后跟双行小字 “起乾隆辛丑迄乙卯”,次行下题“太和沙琛献如”,卷一尾附姚序。将姚序置于卷一尾,可能是后人装订所致。卷二前有潘序,潘序版式与正文一致,版心镌有“点苍山人诗钞卷二序”,共2页。潘瑛在序中谈道:“怀远许子叔翘以所刻先生《点苍山人诗集》示余,命予序。”[5](428)据此可知,潘瑛是为《诗集》作的序。

《诗集》收录沙琛自乾隆六十年(1795年)至嘉庆八年(1803年)的作品。《点苍山人诗钞》卷二收录沙琛自乾隆六十年(1795年)起始的作品,排版者可能根据诗文内容,将潘序置于卷二前端。卷二至卷六正文首页上题“点苍山人诗钞”及卷次,次行下题“太和沙琛献如”。卷五前有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正月刘大绅序(简称“刘序”)。刘序版式与正文一致,版心镌有“点苍山人诗钞卷五序”,共 2页。刘大绅(1747—1828),字寄庵,号潭西,云南晋宁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官至山东武定府(今山东惠民县)同知,著有《赤霞山房诗草》《寄庵诗钞》等。刘大绅在序中称:“始吾甲戌岁秋读献如《荒山纪游》诸诗。”[5](429)据此可知,刘大绅是在嘉庆十九年(1814年)开始读沙琛的诗歌。《点苍山人诗钞》自卷五始,收录嘉庆十九年(1814年)的作品,排版者可能根据时间顺序,将刘序置于卷五前端。内图本天头处共有批注9处,为他本所未见,批注人未知,主要是对诗文的阐释。

2.清道光二年(1822年)增修本,云图、郑州图书馆(以下简称“郑图”)、上海图书馆(以下简称“上图”)、国图藏。此本因装订形式与收录内容略有不同,故分为两种情况。

清道光二年(1822年)增修本,云图、郑图、上图藏。该本八卷四册,每两卷一册,后附一册《赎台纪恩》。其中,云图藏《点苍山人诗钞》(简称“云图甲本”)是1951年11月10日接收平彝晏视供图书,收藏者在每册首页都有“接收平彝晏视供图书”相关标注。是书卷一至卷六四周双边,黑口,半页10 行,行 21字,单、黑鱼尾。版心镌有书名、卷数与页码,每卷分标页码。卷首有 3篇序文:其一为姚序,其二为沙琛自序,二者的版式与内图本相同,其三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八月仲振履序(简称“仲序”)。仲振履(1759—1822),字临侯,号云江,又号柘庵,别号群玉山农、木石老人,江苏泰州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著有《咬得菜根堂诗文稿》《双鸳祠》等。卷一首行上题“点苍山人诗钞卷一”,后跟双行小字“起乾隆辛丑迄乙卯”,次行下题“太和沙琛献如著”。卷二卷首有潘序,卷二至卷六正文首行上题“点苍山人诗钞”及卷次,次行题“太和沙琛献如著,男一翰,孙兰、藻校对”。卷五卷首有刘序。卷七首页首行上题“点苍山人诗钞卷七”,次行空。卷七的版式略有不同,第21—22页与第29—35页版心为双、黑鱼尾。卷八首页首行上题“点苍山人诗钞卷八”,次行下题“太和沙琛献如著”。云图甲本在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刻本的基础上有所增补。其一,将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刻本卷一尾姚序提到全书卷首,并在沙琛自序后增补一篇仲序。其二,将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刻本卷一首页次行增补为“太和沙琛献如著”,将卷二至卷六首页次行增补为“太和沙琛献如著,男一翰,孙兰、藻校对”。其三,增补卷七、卷八。卷七、卷八收录沙琛自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至道光二年(1822年)的作品。故推测云图甲本为清道光二年(1822年)增修本。此外,云图甲本另单附一册《赎台纪恩》。是书版高17.1厘米,版宽12.9厘米,四周双边,白口,半页10行,行19—21字不等,单、黑鱼尾。版心只镌有页码,共计20页。首页有“原藏怀靖书”蓝色标注,并钤有“云南省图书馆珍藏印”朱文印。郑图、上图藏《点苍山人诗钞》八卷本的版式内容与云图甲本一致。其中,郑图本在姚序与每册首页钤盖“郑州市图书馆藏书”朱文印,并附一册《赎台纪恩》。上图本在每册首页钤盖“上海图书馆藏书”朱文印,并在卷一首页钤有“王培孙纪念物”朱文印。王培孙(1871—1952),名植善,江苏南翔镇人。上图本后未附《赎台纪恩》。

清道光二年(1822年)增修本,云图、国图藏。该本八卷六册,前四卷每卷一册,后四卷每两卷一册。其中,云图1952年藏《点苍山人诗钞》(简称“云图乙本”)为1952年8月15日向方树梅收购。收藏者在卷首及卷三、五、七首页有“向方树梅收购”相关标注。方树梅(1881—1968),字臞仙,号雪禅,亦号梅居士,云南晋宁人,著有《学山楼文集》《学山楼诗集》等。云图乙本的版式与甲本一致,但所收内容有差别:一是卷首少收录一篇沙琛自序;二是卷五后增加一篇嘉庆十九年(1814年)刘大绅在五华山撰写的《先生纪游诗题后》;三是卷六第18—35页内容残缺。国图本亦为1952年8月15日向方树梅收购本,其版式、内容及标注与云图乙本一致。此外,云图乙本、国图本中亦有独属的印章。如卷二尾页、卷四尾页、卷六第17页、卷八尾页盖有“云南文物委员会收购移交”紫色方印。

综上,经目验比对,郑图藏本的版本内容与云图甲本一致,故《清人别集总目》中所著录“嘉庆九年刻本(郑州)”疑误。同时,通过分析《点苍山人诗钞》八卷本中卷七、卷八的内容,可发现云图、郑图、上图、国图等处所藏实为道光二年(1822年)增修本。

3.民国四年铅印本,上图藏。该本八卷二册,前五卷为一册,后三卷与《赎台纪恩》为一册。是书版高26厘米,版宽15.3厘米,四周双边,黑口,半页11行,行30字,无行线,单、黑鱼尾。版心标注书名、卷数与页码,每卷分标页码。卷首有姚序。卷一前依次有仲序、民国三年唐继尧序(简称“唐序”)、民国四年任可澄序(简称“任序”)、沙琛自序。唐继尧(1883—1927),字蓂赓,别号东大陆主人,云南东川人,著有《东大陆主人言志录》。任可澄(1878—1946),原名文镕,字志清,号匏叟,贵州安顺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举人,官至云贵监察史,撰有《藏山堂诗文词稿》等。卷一首页上题 “点苍山人诗钞卷一”,后跟双行小字“起乾隆辛丑迄乙卯”,次行上题“太和沙琛献如著”,下题“外曾孙王廷治重刊”。卷二前有潘序,卷二至卷八上题“点苍山人诗钞”及卷次,次行题“太和沙琛献如著,男一翰,孙兰、藻校对,外曾孙王廷治重刊”。卷五前有刘序。卷八后附《赎台纪恩》。卷尾有民国四年倪惟钦后跋(简称“倪跋”)与同年九月王廷治后序(简称“王‘后序’”)。倪惟钦,字俞宣,生平不详,参与编纂《昆明县志》等。王廷治(1885—?),别号襄臣,云南昆明人,沙琛外曾孙,官至云南都督府顾问。上图藏民国四年铅印本,系王廷治重刊,以道光二年(1822年)增修本为底本,增加了唐序、任序、倪跋与王“后序”。

4.民国四年《云南丛书》刊本,云图、上图、国图等藏。其内容包括《点苍山人诗钞》八卷与附录《赎台纪恩》。是书四周双边,黑口,半页10行,行21字,单、黑鱼尾。版心鱼尾上方镌刻“点苍山人诗钞”,鱼尾下方镌刻卷数与页码,每卷分标页码。正文前有序7篇,跋1篇,附录1册。其内容依次为唐序、任序、姚序、仲序、潘序、沙琛自序、刘序、倪跋与附录《赎台纪恩》。正文卷一、四、五、六、七首页上题“点苍山人诗钞”及卷数,下题“云南丛书集部之三十五”,次行题“太和沙琛献如著”。卷二、卷三首页上题“点苍山人诗集”及卷数,下题“云南丛书集部之三十五”,次行题“太和沙琛献如著”。卷八首页上题“点苍山人诗钞卷八”,次行题“太和沙琛献如著”。正文尾附一篇王“后序”。民国四年《云南丛书》刊本综合了《点苍山人诗集》《点苍山人诗钞》刻本与铅印本的内容,还将所有的序(王“后序”除外)、跋与附录《赎台纪恩》调至卷首,使全书体例一致。《云南丛书初编》、《丛书集成续编》第179册、《回族典藏全书》第194—195册、《续修四库全书》第1483册等皆影印此本。

)《点苍山人诗钞》的内容

《点苍山人诗钞》共八卷,民国四年《云南丛书》刊本共计收录1 340首诗,其中,卷一至卷六有编年时间,收录沙琛自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的作品,共计1 041首。卷七无编年时间,但收有《青海铺大雪》《七夕》《己卯生日自感》等诗,己卯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依据该本按照时间顺序编写诗歌的体例,《青海铺大雪》可能作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冬,故此可推测卷七为沙琛在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至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的作品。该卷共计180首诗。卷八无编年时间,但其收有《人日漫兴》《元夕黄山寺访妙明上人》《七夕》《庚辰除夕》《人日》《立夏日》《元夕步月》等诗,庚辰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在《庚辰除夕》后有《人日》《立夏日》等诗,按照时间顺序,《人日》《立夏日》等诗可能作于道光元年(1821年),故其后《元夕步月》中的“元夕”应为道光二年(1822年)。沙琛在罢官后四处游历,先后去过贵阳、广州等地。卷八最后一首《城野迫仰小熟雨势已届黄梅》中有“时节谙梅雨,人心注麦秋”[5](569),故此可推测卷八为沙琛自嘉庆二十五年(1820 年)正月至道光二年(1822年)七月间的作品。该卷共计119首诗。

卷一内容是沙琛根据《皖江集》所补。沙琛在自序中谈道:“予自乾隆辛丑岁计偕迄乙卯,仆仆十五年中劳苦呻吟,不蕲于为诗,而诗帙积矣。乡前辈钱南园侍御为汰存百余篇,甲寅秋自京师出游,失之运河舟中……嘉庆己巳免官归,故友袁苏亭广文见所刻《皖江集》四卷,亟手出所摘录于南园先生处为汰存之百余篇。”[5](429)《皖江集》现未传于世。钱南园(1740—1795),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官至御史,著有《南园先生遗集》。袁文揆(1750—1815),字时亮,一字苏亭,云南保山人,著有《时畬堂诗稿》《滇南诗略》等,与沙琛为好友。

道光二年(1822年)增修本共收录1 300首诗,其中卷一、卷四至卷八收诗数量与民国四年《云南丛书》刊本相同,其数量差异主要在卷二与卷三。道光二年(1822年)增修本卷二收诗145首,卷三 220首。《云南丛书》刊本卷二收诗172首,卷三233首。差异原因是《云南丛书》刊本《点苍山人诗钞》编纂时将嘉庆十一年(1806年)刻本《点苍山人诗集》卷一及卷二前三首诗《喜雨庚申》《听雪》《花朝雨》等172首诗编入卷二,将《点苍山人诗集》卷二中自第四首《上巳日颍州雨中》至《除日西乡夜归》等131首诗编入卷三。沙琛的诗歌多为田园山水诗与感怀诗。山水田园诗语言清新自然,生活气息浓厚,描绘之景引人入胜。感怀诗多作于罢官赋闲时期,语言抑郁顿挫,表达壮志未酬之意。

《点苍山人诗钞》后附录的《赎台纪恩》共收录文12篇,包括上谕1篇,奏折1篇,请愿文5篇与书信5篇。文章大多是由怀宁、建德、怀远、霍邱等地乡绅所写,内容多为沙琛履职各县的功绩。沙琛在霍邱县任职期间曾误判案件,朝廷要将其发配边疆三年,这些文章就是乡绅为其请愿所作。通过阅读《赎台纪恩》,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沙琛历任期间的情况,还能进一步加深对其生平的了解。此外,文章还反映出当时怀宁、建德、霍邱、怀远等县的民风民俗,为安徽地方史研究提供了材料。

《沙雪湖先生诗稿》及沙琛散见作品

《清史稿艺文志拾遗》[1](1837)《中国古籍善本书目》[2](1231)《清人别集总目》[3](1057)《中国古籍总目》[4](1714)《云南地方文献概说》[7](321~322)《云南古代汉文学文献》[10](165)等对《沙雪湖先生诗稿》皆有著录。

(一)《沙雪湖先生诗稿》的版本

云图藏《沙雪湖先生诗稿》为手稿本,一册。是书开本高32.6厘米,宽18.8厘米。封面上左上角题“雪湖诗抄”,中间部分题“沙雪湖先生手书诗稿残本收于叶榆,石禅老人存,俟另为装潢”,右下方印有“公历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卅日,昆明市农会移交图书”紫色字样。赵藩(1851—1927),字越村,一字蝯仙,号介庵,晚号石禅老人,云南剑川人,著有《向湖存舍诗文集》等。卷首右下角钤有“云南省图书馆珍藏印”朱字方印。

是书半页行数与字数不等,无行线,无页码。正文是手稿本,其中诗歌有多处增删,可见诗人在完成诗作后再次修改润色,如《对州署题壁》原作《对六茗题壁》,《诵繫江防丞署》原作《诵繫江防署》等[11]。除诗题之外,诗文内容亦有多处修改,如《雁比向》中“不似渠伊是故乡”原作“奈何渠伊是故乡”;《紫藤》中“浓艳复缤纷”原作“郁郁复纷纷”等[11]。卷尾为1954年孟春月叶榆周泳先的批注:“右乡先辈沙雪湖先生手书诗稿,以校刻本编在卷四,并嘉庆十一、十二两年之作,知即是时原稿。稿本中多刻本未收再删之处,尤见作者匠心。卷末《四十九自寿》一首刻本未收,可巧知先生嘉庆丁卯四十九岁也。”周泳先,云南大理人,曾从龙榆生治词学,辑有《唐宋金元词钩沉》等。笔者将《沙雪湖先生诗稿》与《点苍山人诗钞》的内容进行比对,发现《沙雪湖先生诗稿》中所收录的75首诗歌亦收录于

《点苍山人诗钞》卷四中,另有46首则未收录于《点苍山人诗钞》中,周泳先所题是。

据稿本内容与典藏印可知,《沙雪湖先生诗稿》手稿本在沙琛完成后,先后被赵藩、周泳先、昆明市农会等辗转收藏。1953年11月30日,昆明市农会将其移交至云南省图书馆收藏。该本为沙琛的手稿本,其中有多处增删修改。阅读此本,不仅可以一窥原诗面貌,还可以了解作者的创作历程,并能一观作者的书法。同时,可以将该本所收诗歌与刻本相互校勘,对刻本内容进行补充完善。

(二)《沙雪湖先生诗稿》的内容

《沙雪湖先生诗稿》正文收录沙琛嘉庆十一至十二年(1806—1807年)所作诗,包括五言诗75首,七言诗46首,共计121首诗。其中,有75首诗收录于《点苍山人诗钞》卷四,另有46首则未收录。这些未收录的诗大多为咏物诗与咏怀诗。咏物诗中所描述的多为生活中常见景物,如“鼓翼赴强敌,坚持亦巧攻”的蟋蟀(《蟋蟀》),“啁啁啾啾花白翎,似拨琵琶声不停”的白翎雀(《白翎雀》),“百舌语花丛,落花共凄断”的百舌(《百舌》)等[11]。咏怀诗则是有感而发,如《秋暑嘅》:“天上谡谡秋风声,地上尖尖愁旅行”,借秋暑的炎热感慨游子旅途之艰辛;《有感》:“飞蛾爱光明,扰扰烛花摇……却顾飞飞侣,俄然成枯焦”[11],感慨飞蛾为了追求光明而奔赴死亡。通过欣赏这些诗,不仅可以看出沙琛的旅居生活,还能进一步探索其思想变化。

(三)沙琛散见作品

除上述著作外,沙琛还有一些散见于其他著述中的诗文作品。其一,《滇南草堂诗话》卷八收录沙琛 7首诗,分别为《风筝曲》《燕歌行》《易水歌》《五公山》《南皮九河怀古》《马家桥》《送孙华字谪戍伊犁》[12]。沙琛在自序中曾谈道:“庚子以前所为诗,经檀默斋先生采入《滇南诗话》若干首,亦失之。”由此可知,《滇南草堂诗话》卷八所收录的 7 首诗是沙琛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之前所作。此7首诗《点苍山人诗钞》未收录。其二,《滇文丛录》收录2篇,分别为卷三十《点苍山人诗钞自序》[13](345),卷六十七《赵母周孺人传》[13](743)。其中,《点苍山人诗钞自序》即“沙琛自序”,内容与《点苍山人诗钞》所收录“沙琛自序”一致,但《赵母周孺人传》一文在沙琛别集中未见。其三,明末清初通荷《担当遗诗》卷八收录沙琛诗《太和沙雪湖琛题担当像》[14]。该诗《点苍山人诗钞》亦未收录。普荷(1593—1683),一作通荷,号担当,原名唐泰,字大来,明末清初画家,云南普宁人。《太和沙雪湖琛题担当像》是沙琛在游历时见到担当和尚像时所题。

 

沙琛之诗“高韵逸气,幽洁之思,隽妙之语峰起叠出”[5](426)“五言古诗,冲淡高远,得渊明饮酒之遗意;七言淋漓顿挫,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当如是尔;近体律细思深,或爽如苍鹰脱臂,或清如银瓶泻水,其雄浑则天风海山,其秀削则远春流水,其沉郁幽折之气,激昂慷慨之音,有触则鸣,发于楮表,殆所谓穷而后工者耶”[5](427)。沙琛一生著述颇丰,有《点苍山人诗集》《点苍山人诗钞》《沙雪湖先生诗稿》等著述流传于世。其中,嘉庆十一年(1806年)刻本《点苍山人诗集》、嘉庆二十三年(1818 年)与道光二年(1822年)刻本《点苍山人诗钞》是作者在世时所刻,最接近原稿原貌,但诗文内容收录不全。《云南丛书》刊本《点苍山人诗钞》汇合《诗集》与《诗钞》的内容,为后世通行本,但该本也存在“点苍山人诗集”与“点苍山人诗钞”混用、卷首序文未按先后顺序排列等问题,使用者须加注意。此外,《滇南草堂诗话》《滇文丛录》《担当遗诗》等著述中亦收录了一些沙琛散见的诗文作品,可补充《云南丛书》刊本。现今学者研究沙琛的作品时,可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版本。

参考文献

[1] 王绍曾,主编. 清史稿艺文志拾遗[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2]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会,编.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 李灵年,杨忠,主编. 清人别集总目[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4] 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古籍总目·集部[M]. 北京:中华书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清)沙琛. 点苍山人诗钞[M]. 丛书集成续编:第179册[M].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

[6] 孙殿起. 贩书偶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7] 云南省图书馆,编. 云南地方文献概说[M]. 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

[8] 方树梅. 明清滇人著述书目[M]. 昆明:国立云南大学西南文化研究室印行,1944.

[9] 上海图书馆,编. 中国丛书综录[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0] 冯良方. 云南古代汉文学文献[M]. 成都:巴蜀书社,2008.

[11](清)沙琛. 沙雪湖先生诗稿[M]. 云南省图书馆藏稿本.

[12](清)檀萃. 滇南草堂诗话[M]. 云南省图书馆藏清嘉庆年间本.

[13] 云南丛书处,辑. 滇文丛录[M]. 丛书集成续编:第153册[M]. 上海:上海书店,2014.

[14](明)通荷. 担当遗诗[M]. 民国三至五年云南丛书处刻云南丛书本.

 

 

 

作者介绍

杨学娟(1974—),女,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研究;

郭婉莹(1994—),女,河南漯河人,宁夏师范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

 

原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年2期,注释见原文

文章推荐:任淑媛 图文编辑:姜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