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 → 学术年会

砥砺前行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2018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年会会议记录
发布日期:2018-11-19   点击数:7584  

  

  砥砺前行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2018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年会会议记录

  立冬已过,南国的桂林依然春意盎然,桂花飘香。2018年11月9—11日,200多位全国各地的民族文学学者齐聚美丽的漓江畔,成功召开了为期两天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8年年会。本届年会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与广西师范大学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共同承办。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学者们切磋观点,交流思想,砥砺学问,推动着中国民族文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现将本次研讨会交流情况简要汇总如下。

  一、开幕式:多维度的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在开幕式上致辞。

  

        朝戈金会长就少数民族文学的学科意义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朝戈金认为,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合法性和特殊性,与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相关联。应当从文化多样性角度来反观各个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地位、文化功能和美学特质,从而发现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意义;少数民族文学领域富含诸多学术的生长点,是产生学术理论、思想的温床与富矿;与作家文学的产生方式、传播过程、受众接受等不同,口头艺术往往是生活的内容之一,它可能就镶嵌在仪式中。总的来说,生活中的文学是操演的,表现的,互文的。朝会长指出,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理解,要有一个更通透的看法。少数民族文学与民间美术、造型艺术、图像叙事、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都需要新的理解方式。完整的诗学体系应该是口头与书面、作家与民间、古代与今天、东方与西方等多维度的整一。民间文学的类型化趋势让大数据数字化趋势更有用武之地。最后,朝戈金会长鼓励各位会员努力提升理论水平,不断生产出新的思想,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吴大顺介绍了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情况。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赵铁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和中文学科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情况。

  二、第一分会场:历史书写与国家认同

  

       杨彬(中南民族大学)认为十七年少数民族小说采取少数民族地理空间设置、少数民族自然风光描写、少数民族风情风俗展示等叙事策略,积极融入了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叙事中。陈金文(广西民族大学)指出千家峒来自艺术虚构,千家峒运动是瑶族民众的一支悲歌,是一笔重要的文化资源。陈孟云(云南财经大学)认为傣族市井文学的繁荣与悲剧的诞生有着紧密的关联。傣族的宗教文学衰退后走向市井文学,继而出现了文学的繁荣景象,更加关注了小人物生活场景和命运。陈思远(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将白玛娜珍笔下的女性分为三类,为爱而生的年轻女性形象,脱离世俗的理想主义女性形象,以及传统思维束缚的中年妇女形象,体现出作者对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思考。陈祖君(贵州财经大学)提出贵州少数民族新诗指生长、生活于贵州的少数民族作者百年来个人写作,并多用现代汉语语言文字发表的诗歌,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生命活体。崔荣(内蒙古民族大学)认为新时代内蒙古草原文学创作既要保留民族性,同时更要超越民族性。丁琪(天津社会科学院)认为新时期蒙古族生态小说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关系及其文学隐喻。

  董秀团(云南大学)、王丽清(云南大学博士生)运用“场域”理论来分析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传承场域问题,指出时代语境和社会语境的变迁使该史诗的传承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高广慧(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基于西藏农民生活状态的原生态小说《紫青稞》的文本解读,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阐释藏族女性的成长经历。刘建波(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以《边疆文艺》(1956-1966年)为中心,梳理了云南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历史,得出该时期的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建构了民族文化和国家认同的结论。裴虹(延边大学)就朝鲜族文学百年历程中所呈现出的国家认同问题进行具体阐释,并重点论述移民朝鲜人到中国朝鲜人这一身份变化过程中国家认同演变过程。裴莹莹(西藏民族大学)以《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和《秦腔》中的疯子为例,从人物的疯傻形象对比、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以及疯傻形象的象征意味等方面,展示了形象背后的民族文化深意。

  彭冬宁(上海社科院研究生)试图把壮族文化置于“圣”“俗”文化中考据,挖掘布洛陀文化的内涵,找寻宗教思想根源。覃德清(广西师范大学)认为以歌代言的壮族诗性传统的传承主体以丰沛的情感表达对宇宙、天地、山川以及圣灵的崇敬之情。宋海江(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重点分析了《复活的度母》中母女共生关系、母亲与儿子的畸形关系以及“母-女-子”的三角结构。隋军(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认为《长河》小说创作中的儿童化语言使用对当地回民死亡观及其形成的展示具有一定的价值。孙宏哲(内蒙古民族大学)认为金代皇族涉佛诗文创作是金代最高统治者加强文化思想统治,促进民族融合等政治策略的组成部分。孙艳红(吉林师范大学)从承龄词中清雅的意象组接、语法修辞的感性化、章法结构的回环往复等方面入手,分析其清雅幽邃的词境。周翔(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对盘瓠神话的类型化进行了专题研究,比较分析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流传的盘瓠神话叙事故事情节与社会功能之异同。太琼娥(云南财经大学)认为云南普洱市孟连县神鱼节的传说文本及节日文本中谷神、水、佛祖三者之间的关系交融,历时和共时地凸显了傣族稻作文化的核心。

  唐钱华(西南大学)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丰富,对民间仪式中的历史记忆与少数民族文化史书写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唐小琳以生活在广西桂北华江过山瑶族彩礼话及其传承现状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过山瑶族、彩礼话、活态传承机制。张淑云(广西民族大学)从被唤醒的地方书写中的记忆重构,地方性知识的深度阐释,文化中国形象的重塑三个方面来研究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地方书写与文化传承研究。郑雪竹(广西教育学院)以陶丽群〈母亲的岛〉和〈寻暖〉为例》从“岛”的意象、非法理社会、回不去的故乡三个方面探讨了少数民族作家的地方性书写与国家认同。黄秀生(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通过迷人的南国风光,山歌、不落夫家等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富有地方特色与风味的语言来表现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金乾伟(广西科技大学)认为壮族“蛙婆节”中的“青蛙王子”母题与战胜强敌复国称王、祈雨丰收生活富裕、爱情婚姻美满幸福、生儿育女生殖崇拜、孝心所示废除食人等内容密切相关。李骞(云南民族大学)认为吉狄马加诗歌中的想象,具有越道、超越伦理、超越现实的艺术价值。

  粟军(西藏民族大学)认为龙仁青的作品里介绍了许多地理地貌和风俗,注重藏族民间文化,以及生活在青海的蒙古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刘永红(贺州学院)从平地瑶的拜堂文、“妆郎”仪式、席上祝福、入洞房和“拦门”仪式、入洞房仪式五个仪式结构分析了文本仪式。龙晓添(广西师范大学)认为《麽经》仪式的空间表述有生活空间和永恒空间的对立,生死空间的过渡,禳除的空间象征。倪清扬(云南大学研究生)从仪式文本书写实践和经验反思视角对景颇族尝新米仪式进行了民族志记录。汪立珍(中央民族大学)对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之恶神耶鲁里进行了深入的探析。王红(广西大学)通过程式结构并结合例子来叙述了侗族古歌的特色,并延伸到四维的生态和合之美和侗族古歌的文艺思想研究。王金双(内蒙古民族大学)以《鄂尔多斯风暴》为例,讨论了在当下少数民族文学面临的危机和生机。

  王铭璇(西北民族大学)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史著为例,认为元代文学自1904《中国文学史》年发轫以来,到20世纪前后得到发展,抗战前后对以往文学史著进行沿袭整理。魏永贵(内蒙古大学)通过分析阿古拉泰诗歌的意象“贵真”,意象“莹透”,认为意象“自然”来表现阿拉古泰诗歌的意象建构和审美风格。高娟娟(西藏民族大学)分析了扎西才让《杨庄:双江河畔的臧村》中关于故乡的记忆,认为此文表述出在双江上的一种生命之和,利用了文学、地理和文化的属性。弓敏(西北民族大学)提出了文化的完善和观念的完善,认为民族性危机是由于文学作者的立场出现了动摇。郭丽君(重庆文理学院)透过对阿诗玛的解析,认为中国封建家庭是建立在对妇女的剥削上的的一种政治文化。朝春萍(长安大学)认为生命的共同体建构应发挥女性视角以及女性话语权的作用,书中描述的书写方式的独立性是一种意识文化的共同体。宏莹(大理大学研究生)根据白族地区萂村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认为囊括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与古老精神传统联系且具社会发展中时代特性的传说故事具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现实传承价值。候彪(西北民族大学)认为清代蒙古族诗人燮清的作品通过历史书写与国家认同、身份与表达等方面创造诗歌展示其精神风貌。

  黄桂秋(广西师范学院)阐述了壮族口传巫辞文学的传承与叙事模式,认为巫师的存在功能可以使当地人心中寻找到一种慰藉。黄玲(百色学院)以中越边疆京族村落为考察对象,通过其族群传述的镇海大王神话和迁徙史歌等族群叙事,梳理分析京族语言文化遗产在口头传述、仪式展演与自我书写等多重文本。黄南津(广西大学)认为《指南解音》文本既是广西龙州金龙壮族聚居地区域文化的直接反应,也是壮族族群的国家认同理念及地方性书写的基础。叶立群(辽宁社会科学院)以《一层楼》中七巧图、九连环的隐喻及其特征,强调的传统价值和民族精神,文化的反思性、辩证性、启蒙性。于凤艳(宁夏大学)用身体美学的观点来分析诗性的特征,强调的是身体仪式的特征。于秀娟(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通过分析席慕蓉作品中对于原乡的向往和想象,认为席慕蓉是强烈渴望获得族群身份的认同,也借助她的女性视角并全然呈现了她的女性感受的同时也呈现了自然界的美与生命。张子程(内蒙古师范大学)作者解析蒙古族作家海勒根那小说《父亲鱼游而去》来表达一种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贯穿了强烈的生态焦虑和忧患意识,表达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态关系充满憧憬。

  赵柔柔(中央民族大学)以回族文学尤其是西海固文学为中心文本,探讨关于“西北”的地方性表征方式历时性变迁。孙胜杰(哈尔滨学院)通过分析三位少数民族作家的不同地域不同作品风格,将他们作品中把河流作为原型意象进行河流场域的叙事,认为河流不但是所属民族的自然环境和生存底色也是各自族群历史与记忆的映射的观点,更是民族审美意象与精神家园的想象。朱厚刚(广西民族大学)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陆地著的《瀑布》和秦兆阳的《大地》,揭示了现实主义在当时的历史命运,认为这两部作品的登场,是那个年代青年人的历史留痕,对于个体的意义更为显著,也有它们的历史价值。王金双(内蒙古民族大学)以《鄂尔多斯》为个案,深刻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民族化与时代化内涵。韩丽霞(赤峰学院)认为清代北方诗派主要以八旗诗人为代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形成了雄浑豪放和清旷沉著的风格特色。

  三、第二分会场:跨学科与跨境研究

  

        阿婧斯(内蒙古师范大学)在程式和平行对称法则的基础上对《江格尔》与游牧民族图案进行了比较研究。白亮(北京外国语大学)考察1976年到1985年宁夏期刊《朔方》的历史过渡与改革方式,阐述其与民族文艺特色的张扬、本地文学新人扶持的内在关联。阿曼古丽·衣明(西北民族大学)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维吾尔文学中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研究状况。段淑洁(云南大学博士生)的《古巴比伦创世史诗<恩努玛·埃利什>与彝族创世史诗<阿黑西尼摩>中创世神的比较研究》一文对两部史诗中创世神在性别、权力、功能等方面的不同文化内涵进行了比较研究。香港中文大学Duncan Poupard对西南地区纳西族东巴仪式的口语文化传统进行了探讨,对语言与文学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鸿沟阐发了质疑。付春明(宿迁学院)的论文《朝鲜族作家禹光勋小说<兰芝>女主人公爱情宿命论解析》认为兰芝的爱情悲剧不只是偶然事件的产物,更是特定时代背景、民族文化的差异、家庭亲情缺失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付希亮(内蒙古师范大学)对后羿射日除害神话的历史根源、湘西苗族明那雄射日与后裔射日、二郎担山赶太阳神话间的比较进行了深入阐述。

  郭恒(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指出葛维汉川苗研究的特色、意义和价值。海力波(广西师范大学)通过历史语境与文本分析对唐代《庐江民》中的袄教仪式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探寻文人志怪小说、民间传说、宗教仪式三者间的互动关系。何易展(重庆师范大学)从“薅草锣鼓”的流布与南方自然人文的关系、承传与社会化、文学艺术特征三个方面介绍了南方“薅草锣鼓”的民俗与文化性。和跃(云南师范大学)以缅甸民间故事《大乌龟》为例,从功能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其具有促进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传授知识,维护社会秩序,排解社会成员心理抑郁等方面的功能。胡学炜(西北民族大学)认为当代藏族女性汉语小说中“出走”主题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藏族女性思想解放、个性追求的鲜明旗帜和独特典型。聚宝(内蒙古师范大学)就乌兰巴托所见蒙古文《列国志传》诸抄本进行了分析,深入阐述了蒙译本与国内所藏译本之间的关系。雷晓臻(广西民族大学)深入分析了“莫一大王”类型故事的仫佬、壮、汉族三个民族异文的互相影响,认为此三则故事的流传充分体现了罗城当地仫佬、壮、汉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李冬(西藏民族大学)认为图像中的神话为民间信仰建构了信仰空间,体现了多重叙事媒介之间互动的叙事形式。李平(凯里学院)通过对苗族《开亲歌》中媒人群体从无到有的过程的研究,阐述了媒人的作用及意义。

  李晓峰(大连民族学院)阐述了民族文学观视域下的政治正确与学术问题、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华民族文学史观问题。李新亮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描绘的主要内容等方面对赵玫三部小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刘思诚(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以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为例,论述了非遗中蕴含的丰富资源值得挖掘,可为文化旅游发挥作用。刘薇(曲靖师范学院)从《阿诗玛》汉译本的句法、韵法等方面,对黄铁本、昂自明本,马学良本和黄建明本进行比较研究。吕昕阳(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运用符号学理论,对花婆神话群体话态进行分析,在田野调查中研究花婆神话传承中的取舍传承。牛超(中国共产党百色市委员会党校)通过对甘肃省庄浪县“毛人”故事与“狼外婆”类型故事的对比,认为民间故事研究要注意,讲述者、倾听者的活体意义。诺布旺丹(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对《格萨尔》研究的演进发展与文本化的规律性特征作了深入的探索。潘琼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通过中越瑶族信歌的研究说明瑶族迁移的原因。

  罗宗宇(湖南大学)以小说月报(1980-2015)为例,重点阐述了《小说月报》对少数民族创作和少数民族作家的推动作用。任勇胜(清华大学博士生)对《续风吹胡砂》的文学谱系进行了介绍,并考查了半井版本经渡海故事的构造。荣四华(江西师范大学)认为口传史诗不止于口头文化中的单一的民间形态,口头传统不仅仅在演述中获得生命,歌手也是一个重要的对象。宋亚(山东大学)认为中国火神与花仙会存在联系,中国民间信仰袄神崇拜流行中土以后,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本土地神袛的性质、形象以及祭祀仪式产生了影响。苏雄娟(云南师范大学)选取霞浦县畲族为代表,论述不同的地区畲族多神崇拜存在差异性。孙书敏(内蒙古大学)阐述了蒙古题材故事影片中“天”、“草原”、“火”、“水”、“运物”崇拜。王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生)认为中国神话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网络传播为神话传承提供实践需求。王艳(西北民族大学博士后)认为《格萨尔》史诗在海外的传播像是一次文本旅行,每到一个国家都与当地的文学文化相融合产生出新的文本。

  王泉(湖南城市学院)通过童年记忆视角书写湘西小镇的风俗、人情与世态,推动了方志小说的发展。王兆楠(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从歌本出发研究盘王,揭示盘王形象演变的原因。魏清光(西南民族大学)发现部分译者翻译作品时有张冠李戴、随心所欲、望文生义、脱离语境的错误,认为“对外译介应以我为主”。吴道毅(中南民族大学)提出阿来的作品在继承民间口传文化资源、激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现代文化提供参照。熊娟(云南师范大学)表示“风花雪月”意象展示给人们的不仅是大理美好的自然风光,更是这个民族在面对苦难时不屈的坚韧意志。吴侠(广西民族大学博士生)认为多元文化语境是目前北路壮剧面临的现实环境。

  夏敏(集美大学)提出神话的审美是关于人的,富有情趣的,神话依赖于仪式的美不可替代。许钢伟(贵州师范大学)认为人祖神话中的神与人血脉相连,使得人祖与神创造的人得以区分开来。杨艳伶(陕西社会科学院)认为渴求自我阐释的藏族作家在作品中对社会变迁和民族心理的影响均有体现,他们通过作品努力为西藏祛魅,呈现一个真实的西藏。张晗(西北民族大学博士)从游记与民俗的视角,揭示游记中民俗文化的“内价值”和“外价值”。刘洁(西北民族大学)认为满蒙联姻见于民间的故事和传说,蕴含着普通民众对满蒙联姻的认识、理解、态度和情感。张玲(石河子大学研究生)针对新疆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在民族文学的个案中寻找共性思维。张雯佳(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以裕固族迁徙叙事的文化自愈功能为例,提出文化自愈机制通过强化新的家园意识,使族群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钟进文(中央民族大学)认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中的“失意”与“记忆”之间不是一种随意的转换,而是含着其他权益的诉求。朱霄(云南大学博士生)系统地还原和展现中部欧洲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原貌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找寻两者之间的差异。

  四、第三会场:地方性与国家认同研究

  

        白璐(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认为万玛才旦的小说是在叙述语言之下隐藏着悲伤情绪,并从虚幻与现实、爱情和个体命运的荒诞性来进行了具体阐释。白浩(四川师范大学)从西部想象在古代王朝认同格局下的意义以及西部自身特点来说明该研究的趣味性,从根源角度来分析了这些想象被传播和被记载的原因。彩云(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对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民族语言方面发生的变异进行了阐释,提出了在围场这样环境中如何保护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疑问。樊义红(周口师范学院)阐述了阿来小说中关于民族关系的书写主要有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辩证原则、对外族消费的辩证考量和民族身份的超越。郭景华(怀化学院)以沈从文笔下的“浦市”意象为个案,阐述了历史记忆与现实焦虑的交融。巩晓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分析了阿来诗歌的特点,提出了锥体叙事框架的概念。

  黄晔(湖北工程学院)以长阳龙坪镇为切入点,总结了当地民歌传承保护的几点不足。何圣伦(西南大学)从现代文学的启蒙思想“五四”文学来谈理性、人性,从人际的社会关系和文体本身出发进行讨论。贾梓璇(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从诗歌意象展现生态意识、对动物生命的关注与尊重与吉狄马加自然生态意识的来源三方面分析了吉狄马加诗歌中的生态意识。贾蔓(云南师范大学)对昆明沙朗白族传统节日在变迁中的转化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及思考。揭晓昀(西藏民族大学)从性别话语角度审视了藏族作家格央的作品,认为其创作主要着眼于藏族女性在情感方面的追求为西藏女性发声。刘绪才(内蒙古师范大学)从人与神、病与根两个维度来分析了这种悟道式的昳岚小说《亚德根》书写姿态。刘长星(新疆师范大学)从心态角度出发分析了在全球化语境下作为民族作家的帕蒂古丽如何看待自身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如何看待过去。

  梁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以现代意识为视角以泸溪、凤凰等地作为重点地域,来阐释盘瓠神话的传承与流变,主要从现代意识、重构与解构进行了相关说明。卢顽梅(西藏民族大学)论述了阿来文学作品创作生态批评意识的成因和生态批评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刘启涛(周口师范学院)关注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并提出要从文学、社会学视角来思考民族诗歌。刘佳莹(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以五凉文化中的胡汉交互为切入点,对五凉政教文化进行考察旨在深入挖掘中古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内在动力。罗莹钰(厦门大学博士生)认为广西地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的婚恋叙事产生了一些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思想的转变,体现了不同质文化力量之间的角力与融合。李莉(湖北民族学院)强调民族文学研究要理清如下几个概念,即如何看待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什么是经典以及如何评判经典。判定经典的法则应是时间、评论家对作品的研究以及文学史的价值这三个方面的综合。李桔松(北京教育学院)以杭州八旗驻防为切入点,来考察清中期杭州八旗驻防士人对于乡愁的书写。

  李娟(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认为古歌《黑骏马》与《刚嘎·哈拉》有着同中有异的关系,两者都是讲述发生在草原上的爱情故事,但从古歌到小说,其中经历了某些转化。李长中(阜阳师范学院)认为康巴文学内部多元文化/族群“和解”的美学表达,预示了多民族文学发展某种新的可能。马豪杰(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博士生)认为回族作家李进祥的长篇力作《拯救者》表现了不同文明交锋、撞击时的一种状态,具有强烈终极关怀的现实主义文学品相。

  米彦青(内蒙古大学)认为蒙汉文人共同成就了时代变局中的中华民族文学书写,多民族融通、思想多元的文化格局在道光、咸丰年间形成。张译匀(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从文学的角度研究沉淀了彝族千年历史文化的彝绣,关注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传承与发展。彭超(西南民族大学)从贵族之家的叛逆者、荒芜的女性花园、贵族之家的分崩离析、围墙之内外这四个层面对央珍的这部小说进行分析,并重点阐释其中的庄园文化和身份认同。彭兴滔(贵州民族大学)认为从民族文学视野去比较现代西南边地文学和苏联文学,能让我们从两者的异同来关照自身,并思考如何以文学来凝聚中华民族。乔亚楠(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认为《季风中的马》展现了蒙古族电影人的对民族未来的思考、责任与情怀。

  邱婧(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以当代凉山彝族社会流动中的彝族文学为个案,研究诗人这种民族文化中的精英分子,如何在社会的流动和变化中如何去开始新的写作。她认为当下彝族多元化的写作中有一部分延续了五六十年代的抒情模式,但更多的是转向了写实。祁泽宇(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主要从民族、国家、世界的多种文化视角分析当代回族代表作家石舒清的文学。孙丰蕊(广西民族大学)要通过黄佩华小说中的民俗事项略述、民俗在女性悲剧命运中的深刻折射、民俗呈现与地域想象这三个层面来探索黄佩华小说中的民俗世界构建及其对作家创作的意义。吴晓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梳理了学界很多人都感到迷惑的盘古与盘瓠的关系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盘瓠神话与盘古神话的关系,一是盘瓠名称与盘古名称的关系。吴佳佳(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以阿来的景观叙事为切入点,论述阿来如何通过两种景观叙事来表达一种权利意识。韦足梅(四川大学博士生)从生态审美、生态智慧和万物教化三个层面来分析诗集《大凉山》。王素敏(包头师范学院)从受众心理学的角度对影片典型意象的选取进行分析,借助它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和局限来思考其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启示。王晓艳(云南农业大学)讨论了在场域缺乏的条件下,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史诗如何被创编和传承。

  王植(暨南大学)认为通过对沈从文的《长河》初版本和全集版本的对比分析中发现沈从文正在增补性重写中深化了他对中国现代性之路的反思,也开启了他其后贯穿整个四十年代的新的创作路径。汪娟(嘉兴学院)认为汉族作家笔下的少数民族书写趋同性体现在异域风情的描写和历史化的取向形成了一种“他者的镜像”。王琛(西藏民族大学)通过《无性别的神》中梦境心理学解读和水与宗教等联系相结合,引发对民族历史发展的思考。魏春春(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认为王小忠的短篇小说内容涉及到学生时代、教师生涯、家庭危机、传统生活等,并随着成长开始运用文学表现传统的无力。徐美恒(天津广播电视大学)认为《格萨尔》在颜色崇尚方面与中华远古文明保持着相同的审美心理习惯,在动物喜好方面也与中华远古文明保持着一致的情感基因。徐汉晖(凯里学院)认为当代苗侗文学的创作颇具地域性、民族性、日常性,热衷表现小感情、小见闻、小志趣、小境界,主题思想以讴歌和赞美为主调。徐勇(浙江师范大学)认为土家族作家田耳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多余人”丁姓主人公形象,反映了其追求去戏剧化的写作方式。

  徐寅(天津财经大学)强调从事汉语写作的藏族女作家们要尽可能客观地展现自己的族裔文化立场,避免以“文化他者”的眼光进入到母族文化内部造成身份认同的尴尬。向柏松(中南民族大学)认为始祖神话奠定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依存环境、精神内核、基本框架,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初的源头和最坚实的基础。余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认为贵州少数民族电影在参与民族身份认同建构过程中,族群身份认同的日益凸显、寻求“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国家认同也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杨荣(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从民族精神、民族习俗、民族信仰三个角度解释了肖勤近些年来中短篇小说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民族性。曾利君(西南大学)认为阿来小说对嘉绒边地与汉地空间展开的对照式书写、对族群命运与中国命运的“共同性”揭示,凸显了“族与国”命运相连的共生状态。张宏勇(云南农业大学)从塑造“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悲剧人物形象、阶层的固化与对立、底层人物的相互戕害、现实主义的“底层书写”、“80后”的满族陕籍身份五个方面对满族作家周子湘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剖析。

  杨荣昌(楚雄师范学院)认为不同年龄的彝族女性诗人都一致采用平和的方式表达了心中的伤感,当代彝族女性诗歌具有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张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指出哈尼族神话研究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学院派学术实践,是多重力量合作、碰撞与消长的学术史,是哈尼族文化向现代性转型的历史标记。张晨(广西艺术学院)从艺术场和商业场域两种层面分析了撒尔嗬的重构过程,认为普通民众才是撒尔嗬撒尔嗬商品化的最早驱动力。褚旭(中山大学)从游牧民族精神世界的深层拷问、价值取向的代际隔阂、生存模式的本真省思三个方面出发对乌热尔图的民族小说创作进行了探讨。周锦国(大理大学)认为元代白族女诗人段羌娜的诗歌体现了白族文人积极吸收中原汉文化,是汉文写作在边疆的表现。

  五、第四分会场:学科建设与大系编写

  

        阿布都外力(西北民族大学)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强调要进一步加深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理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阿卜杜外力艾萨(西北民族大学)梳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维吾尔朦胧诗的文学创作现象,并从朦胧诗的框架、影响及其共性对维吾尔朦胧诗做出了界定。毕海(中央民族大学)从旧形式/民族形式争论与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形式改造利用的困境及其可能性、和现代“民间文学”的知识谱系和与文化政治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新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宝音达(新疆师范大学)提出新疆蒙古族民间文学的现状与书面文学相比,民间文学遗产更加丰富。拜合提亚尔阿卜杜喀迪尔(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将阿凡提故事中的反腐倡廉内容与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

  冯文开(内蒙古大学)提出巴·布林贝赫先生具有作为诗人与学者的双重身份,他通过创作、阅读蒙古史诗提出了史诗“神圣性、规范性、原始性”的共同特征。林安宁(广西师范学院)认为《密洛陀古歌》与《古事记》的神谱虽存在叙述的差异性,但二者在神谱的严密性上是深层一致的。何城禁(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以《无性别的神》中的拉萨贵族小姐央吉卓玛为叙述视角,运用空间叙事构建了整部小说,呈现出女性生存空间的扩大。刘为钦(中南民族大学)讨论了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当代学位制度中的地位,对少数民族专业的学科发展进行了梳理。罗海燕(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讨论了元代高丽作家群体及其文学活动,梳理了该群体的发展历程、文学活动及其对元代文坛的影响。李锋(中南民族大学)对清代壮族文论文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概述分析了诗话、文话、书论、序跋、论诗这五类文论。满全(内蒙古师范大学)认为蒙古文学有利于增加世界文学创作语言、审美体系、题材内容、思想内涵、精神诉求的丰富性,具有世界性意义。努尔麦麦提·依马木(西北民族大学)从口头表演艺术的交流行为、文化传统与口头表演艺术的紧密联系,以及口头艺术文本表演过程的易变性、新生性等方面对口头表演的理论与发展研究进行了论述。努尔古丽·如孜(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分析了维吾尔网络文学的形成发展过程、特征特点以及研究现状。任玲(西藏民族大学)对扎西才让笔下传统女性、知识女性、叛逆女性的生存样态进行论析,直面女性生存的悲剧、日常生活以及她们在生活中的个性表达。木克热木·艾买提(中国社会科学院)分析了刀郎木卡姆唱词的内容结构特点、语言艺术特征等。曲圣琪(南京财经大学)认为当代满族女性文学叙事揭示了满族文化传统中蕴含的本土女权/女性主义。热孜叶·亚生江(西北民族大学)对阿凡提故事形式进行了教育、伦理道德、讽刺性、哲学性、娱乐性等功能的分类。王宪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依据神话母题具有对各族神话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文化功能,提出了将母题检索的多种形式应用于中国神话数据库建设中。吴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梳理了古代民族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了目前关于古代民族文学研究的成果实绩,并提出文献整理不足、研究方法有待提高等问题。吴一文(贵州警察学院)对苗族文艺起源观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提出了苗族民间对于文艺起源的仿生说、神授说、天上说、劳动说的四种认识。赵静(廊坊师范学院)从20世纪前半期、20世纪后半期及21世纪三个阶段对耶律楚材及其家族文学研究史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

  古丽米热库尔班江(西北民族大学)介绍了奶茶在维吾尔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制作方法以及维吾尔常用茶的分类。向贵云(湘南学院)探讨了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对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产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杨杰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以东巴叙事传统为个案,提出了民族文学研究的多维度研究范式——从东巴叙事传统的共识性、历时性两个视角,对不同文本、不同文类、不同文化类别、不同民族的叙事传统进行比较研究。袁咏心(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生)从宗法阐释的确立与发展、典型与范式、目标指向三方面指明宗法对中国神话所施加的深层影响及中国神话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六、闭幕式:砥砺前行中的中国民族文学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秘书长吴晓东主持,学会副会长多洛肯教授对此次大会进行了总结。

  此次年会收到的学术论文数量达234篇,全国各地230多位师生参加了本届年会,更可贵的是有众多青年学子参会,这体现出学会的盛大影响力。本次年会论文来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到的单个民族有25个,研究领域涉及古代少数民族文学、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与口头传统文学、建设少数民族文学学科,这彰显出少数民族文学的蓬勃生命力。多洛肯教授肯定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界取得的成就。同时多洛肯教授也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界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有的研究成果还停留在简单的平面研究,未能深入到学理层面;有的研究宏观描述有余,而微观考察不足,有流于空疏之嫌;有的研究过去倚重其他学科的方法,而对文学本位的研究方法有所忽略。

  多洛肯教授在会议上重点强调了文化的差异和民族文学关系中各民族文学的交流和融汇是民族文学研究的重大命题,建议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界要转换研究视野。最后,多洛肯教授表达了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美好愿景,相信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内涵和形态,定位和方法,领域和视野,必然会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也将会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建设。

  经统计,此次年会收到的学术论文有234篇,从提交的论文看,涉及到的单个民族有蒙古族、藏族、壮族、苗族、瑶族、彝族、满族、维吾尔族、白族、纳西族、土家族等25个民族,尤其是蒙古族和藏族文学方面的论文多达28篇;从内容上看,涉及到古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论文20多篇、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论文有110篇,民间文学与口头传统方面的论文有77篇,涉及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的学术论文有20多篇。通过与会专家学者的交流发言,反映出在新的形势下,研究者们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深入研究。本次年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必将有助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建设,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致谢】开幕式由张玲、阿娜尔记录整理,第一会场由刘建波、梁驰、梁碧容整理,第二会场由王兆楠、吕昕阳、吴侠整理,第三会场现场由张玲、梁科、阿娜尔整理,第四会场由吴莲莲、徐佳、陈佩坤整理,闭幕式由罗新丹、余文婷和姚航莎整理。最后的统稿为杨杰宏、和丹清。最后,再次向承办方广西师大及志愿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